865.第864章 反馈与民心,朱棣图谋锦衣卫

    第864章 反馈与民心,朱棣图谋锦衣卫
    “大人,朝廷最近分给我们的农具和耕牛,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!”一位年轻农夫兴奋地说,“以前我们家就一头老牛,春耕的时候真是力不从心,现在好了,新耕牛力气大,效率也高,咱们再也不用担心误了农时了。”
    朱瀚点头微笑,目光中满是欣慰:“那就好,我们听到这样的反馈,心里也踏实多了。不过,除了农具和耕牛,你们在生产过程中还遇到什么难题吗?”
    这时,刚才那位老农叹了口气,接过话茬:“大人,别的都还好,就是这病虫害,每年一到这时候就让人头疼。咱们这些庄稼人,哪里懂那么多防治的法子,只能眼睁睁看着庄稼被虫子啃食,心疼啊。”
    朱瀚闻言,眉头微蹙,转头看向朱标,两人的眼神交汇,无需多言便明白了对方的心意。朱瀚继续追问:“那你们希望朝廷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呢?”
    “要是能派些懂行的老师傅来教教我们怎么识别病虫害,怎么防治,那就太好了。”老农满怀期待地说,“还有,要是能有些便宜又有效的农药卖,那就更感激不尽了。”
    朱瀚和朱标认真记录着农夫们的每一条建议和需求,不时点头表示理解。交流结束后,他们起身向农夫们道谢,并承诺会尽快将这些问题反映给朝廷,争取早日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。
    离开农田的路上,朱瀚对朱标说:“标儿,看来我们在农业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。我想,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,定期下乡为农户们提供培训和支持。”
    朱标点头赞同:“皇叔所言极是,我们不仅要解决眼前的困难,更要着眼长远,提高农户们的自我发展能力。这样,我们的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”
    朱标深以为然,他心中已有了更加明确的下一步计划。回到东宫后,他立即召集了心腹谋士和相关部门官员,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。
    “诸位,今日我们亲赴田间,与农夫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,了解到了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。”朱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,继续说道,“这些问题不容忽视,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,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。”
    众人闻言,纷纷点头赞同,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积极。朱标的果断与远见,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朱棣在府邸中,面色凝重地听取着心腹的汇报。得知朱标在民间的威望日益提升,他心中不禁生出一股紧迫感与危机感。
    “四皇子,太子殿下此举深得民心,若长此以往,恐怕会对您的地位构成威胁。”一位官员忧心忡忡地说道。
    朱棣眉头紧锁,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,沉思片刻后,他缓缓开口: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主动出击。但切记,行事要谨慎,不可留下把柄。”
    大家纷纷点头,静待朱棣的下一步指示。朱棣目光锐利,心中已有了计较:“首先,我们要加强在朝中的影响力,拉拢更多支持我们的官员。同时,也要在民间制造一些对我们有利的舆论,削弱太子在民间的声望。”
    “另外,”朱棣话锋一转,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冷冽,“对于那些与我们作对的人,要给予适当的警告,让他们知道投靠太子的下场。”
    与此同时,迁都事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紫禁城内外一片繁忙景象。工匠们挥汗如雨,昼夜不息地忙碌在工地上,一块块巨石被精心雕琢,一层层砖瓦被仔细堆砌,一座座宏伟的建筑逐渐拔地而起。
    “李尚书,这段护城河的开凿进度似乎有些滞后。”一位副手指着图纸上的某处说道。
    李大人眉头微皱,迅速翻阅着相关记录:“确实,连日来的雨水影响了挖掘进度。必须增加人手和设备,同时优化排水,确保挖掘工作不受天气影响。”
    “可是,目前的人力物力已经相当紧张,再调配恐怕……”另一位副手面露难色。
    李大人沉吟片刻,眼神坚定:“迁都是国家大事,不能有丝毫懈怠。我会亲自向太子殿下禀报,请求增援。同时,我们也要内部挖潜,提高工作效率,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。”
    另一边,太子朱标在东宫的书房内,正仔细阅读着工部送来的最新工程报告。他的脸上时而露出满意的微笑,时而眉头紧锁,显然对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极为关注。
    “殿下,工部李尚书求见。”一名侍从轻声禀报。
    “快请。”朱标放下手中的报告,整理了一下衣衫,准备迎接李尚书。
    李尚书匆匆步入书房,行礼后直奔主题:“殿下,迁都工程整体进展顺利,但近期受天气影响,部分环节出现了滞后。臣特来请求增援,以确保工程按时完成。”
    朱标听后,沉思片刻,随即说道:“李尚书辛苦了,工程滞后之事我已有所了解。增援之事,我会立即与户部商议,务必确保工程不受影响。同时,我也希望工部能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,提高工作效率。”
    李尚书闻言,心中大石落地,连忙应承:“微臣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殿下厚望。”
    正当朱标与李尚书商讨迁都事宜之际,朱棣在府邸中的密室内,正与他的谋士们密谋反击之策。室内烛光摇曳,气氛凝重而紧张。
    “四皇子,太子在民间的威望日益提升,我们必须采取行动。”一位谋士急切地说道。
    朱棣冷冷一笑,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行动自然是要行动的,但我们必须智取,不能硬碰硬。你们有何良策?”
    “臣有一计,”一位年长的谋士缓缓开口,“我们可以暗中支持一些对太子不满的官员和士绅,让他们在民间散布对太子不利的言论,同时夸大太子的过失和迁都的弊端。这样一来,既能削弱太子的声望,又能让百姓对迁都产生疑虑。”
    朱棣闻言,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:“此计甚妙,但切记要做得隐蔽,不可留下任何把柄。另外,我们也要在朝中加强布局,拉拢更多官员为我们所用。”
    朱棣的目光扫过众人,语气坚定:“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,我们要步步为营!
    朱棣深知,要在与朱标及朱瀚的较量中占据上风,必须掌握更多的情报与力量。于是,他开始秘密筹划,着手收拢锦衣卫这一重要情报机构,以期在未来的斗争中占据信息上的优势。
    “李指挥使,”朱棣召见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芳,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近来朝中风云变幻,太子与朱瀚大人对迁都之事紧追不舍,你我皆需提高警惕。”李芳闻言,立刻躬身行礼,心中暗自揣测四皇子的意图:“臣李芳,愿听四皇子差遣。”
    朱棣微微点头,目光如炬:“李指挥使,锦衣卫乃我朝耳目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我要你加强对朝中重臣及太子一党的监视,尤其是朱瀚大人的动向,务必做到事无巨细,皆在我掌控之中。”
    李芳心中一震,他意识到这是自己向四皇子表忠心的绝佳机会:“臣定当竭尽所能,不负四皇子厚望。”
    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,继续道:“此外,我还要你暗中查访,看是否有对太子心怀不满的官员,或是那些因迁都之事受损的百姓,他们或许能成为我们的助力。”
    李芳闻言,心中已有了计较:“臣明白,臣会立即着手布置,确保情报的准确与及时。”
    朱棣沉吟片刻,又补充道:“但切记,行事一定要隐秘,不可走漏半点风声。锦衣卫的行动,绝不能留下任何把柄。”
    李芳再次躬身应承:“四皇子放心,臣定当谨慎行事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    随后,朱棣又秘密召见了几位心腹谋士,与他们共同商讨如何利用锦衣卫收集到的情报,制定更为精准的反击策略。
    “诸位,情报乃战争之眼。如今锦衣卫已在我掌控之中,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,对太子与朱瀚进行精准打击。”朱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    一位谋士点头赞同道:“四皇子英明。有了锦衣卫的助力,我们便能对太子一党的动向了如指掌,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。”
    朱棣深知,要完全掌控锦衣卫,仅仅依靠指挥使李芳的忠诚是不够的。他还需要确保自己手中握有足以制衡李芳及其他锦衣卫成员的筹码,以防万一。于是,他开始秘密部署,让自己的心腹手下着手收集锦衣卫内部的把柄。
    “韩风,此事就交给你去办。”朱棣召来了自己最为信赖的心腹之一,韩风。此人行事谨慎,手段高明,是执行此类任务的不二人选。
    “遵命,殿下。”韩风躬身领命,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。
    次日清晨,韩风换上便装,悄然离开了四皇子府。他首先来到了京城中一家不起眼的茶馆,这里是他多年来经营的一个情报交换点。茶馆内人声鼎沸,韩风径直走向角落的一张空桌,那里已有一位中年男子等候多时。
    “韩大人,久违了。”中年男子起身行礼,他是韩风在江湖中的一名线人,擅长收集各类隐秘信息。
    “李四,我需要关于锦衣卫内部的详细情报,尤其是那些高层官员的把柄。”韩风直接了当地说道。
    李四面露难色:“锦衣卫戒备森严,情报不易获取。不过,我听闻他们中有人好赌,欠下了不少赌债,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。”
    韩风眼睛一亮:“好,你立刻去查清此人身份,我会安排后续。”
    数日后,韩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易和布局,终于接触到了那位因赌博欠债的锦衣卫官员。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,两人在一条偏僻的小巷中见面。
    “张大人,听说你最近手头有些紧?”韩风以一副神秘的口吻问道。
    张大人脸色苍白,满头大汗:“你……你是谁?怎么知道我的事?”
    “我是谁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能帮你解决眼前的困境。”韩风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,轻轻放在桌上,“但你得告诉我一些我想知道的事情。”
    张大人眼睛一亮,随即又犹豫起来:“这……这可是掉脑袋的事!”
    “张大人放心,只要你提供的情报有价值,我保证你的安全。”韩风压低声音,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    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张大人终于松口,将自己所知的锦衣卫内部一些不法之事和盘托出。韩风则一一记录,并承诺事成之后会有更多好处。
    随后几周里,韩风又通过类似的方式,逐一接触并收买了几位锦衣卫中的重要人物,逐步拼凑出了那份厚厚的卷宗。
    朱棣回到书房,手中紧握着韩风呈上的那份沉甸甸的卷宗,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。他缓缓坐下,轻轻翻开第一页,开始仔细研读其中的内容。随着阅读的深入,他的表情时而凝重,时而露出满意的微笑。
    “这些人,果然一个个都不干净。”朱棣低声自语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这份卷宗将成为他掌控锦衣卫、乃至整个朝廷局势的关键。
    翻阅完毕,朱棣轻轻合上卷宗,闭目沉思片刻后,唤来了心腹侍卫统领赵勇。
    “赵勇,你速去召集几位可靠的兄弟,我们有事要做。”朱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    赵勇领命而去,不久便带着几位精干的侍卫返回。朱棣将卷宗递给他们,沉声道:“你们分头行动,按照这份卷宗上的名单,一一联系这些人。记住,务必保密,行事要干净利落,不得留下任何把柄。”
    侍卫们接过卷宗,纷纷点头应是,随即领命而去。朱棣则留在书房中,继续思考着接下来的布局。
    几日后,朱棣的府邸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。这些人都是锦衣卫中的高层官员,平日里与朱棣并无过多交集,但此刻却都显得异常恭敬。